ENGLISH
教学科研
 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材料学院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网讯 (通讯员 刘慧杰)近日,材料学院“河南省深地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赵瑞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复合材料 B 部分:工程》发表了题为“揭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中锌离子的掺杂倾向: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Unraveling the doping preference of zinc ions in sulfoaluminate cement clinker minerals: A study combining experiments and DFT calculations)”的研究成果,该工作由绿色建材团队和微尺度理论模拟团队合作完成,主要完成人为赵瑞奇副教授、朱建平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刘慧杰,该工作揭示了锌离子在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各矿物中固溶倾向和取代机理,为利用含锌尾矿及固体废弃物制备胶凝材料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深地材料的研究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前沿领域之一。水泥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水利、交通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巨大的需求导致原料短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有望作为水泥熟料合成的替代原材料。协同利用工业固废制备胶凝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材料学院科研团队聚焦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研究“重金属离子在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中的固溶行为和固溶倾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新进展,成果先后发表在《水泥与混凝土研究》《有害物质学报》《复合材料B部分:工程》《清洁生产学报》(《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顶级期刊上。这些新进展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基础科研工作。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深地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创新团队、河南省高校基础研究基金和河南理工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支持。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    邮编:454003

南校区:河南省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 邮编:454003
北校区:河南省焦作市解放中路142号 邮编:454000
常用链接
河南理工大学档案征集启事 最喜爱教师评选
安全培训报名咨询

版权所有  河南理工大学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5002483号  公安机关备案41081102000100号